豬肉從古代開始,就是中國人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代表之一。自宋朝開始,豬肉逐漸在中國肉類食材中扮演重要角色。時間輾轉,豬肉并沒有被取代,畢竟如今國人餐桌上的大肉里,豬肉都是絕對的主流。今天,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幾個豬肉相關的小知識。
1、所有的豬都可以進屠宰場嗎?
不是的。
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》《生豬屠宰管理條例》的要求,進入生豬定點屠宰廠屠宰的生豬,應當依法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,并附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。無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生豬一律不得進廠屠宰。
2、豬身上為什么有那么長的印章?
合格的白條肉上面都會蓋兩個章,分別是圓形印章,俗稱“品質章”;長條形的滾筒印章,俗稱“檢疫章”,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從頭到尾在豬身上遍布的印章。
實際上,滾筒式的“檢疫驗訖(檢疫章)”一般從臀部滾到肩胛部位,印章滾動一周后在胴體上出現六行字跡。第一行為 “xx”(省份);第二行為印章的編碼;第三行是“檢疫”(也有用“肉檢”);第四行“驗訖”;第五行為xxxx(年份);第六行為月份和日期。
3、豬肉在冰箱里能保存多久?
目前家用冰箱有些是兩個溫度區間,有些是三個溫度區間,以三個溫度區間為例,分別是保鮮室、冷藏室和冷凍室。在購買肉品時,應看清包裝上申明的保藏期限和貯藏溫度條件。
通常情況下,如果放在冰箱的保鮮室,其溫度為3一5°C,這樣的溫度下放置時間最多不要超過3天,如果超過這個時間,豬肉一般會變質發酸,特別是夏季,微生物繁殖較快,更容易變壞;冰箱的冷藏室溫度大概為0~2°C,這樣的溫度,冷鮮肉通??杀4?天左右;如果將豬肉放冷凍室,大概就是-18°C,處于冷凍狀態,但存放時間也不要超過1年,且解凍時肉的水分會有所流失,口感較差。
更多肉類相關知識,請持續關注浙頭牛。
本文轉載自:中國肉類協會 原文鏈接